
新湖南客戶端11月22日訊(通訊員 庾先文 魏志軒)東安縣大廟口鎮韭菜村村民趙星星,利用家居深山特有的條件開展石蛙養殖,經過數年的不懈努力,使山澗石蛙“跳”上城里餐桌,成為了創收致富的“金蛙”。
趙星星2012年6月本科畢業于吉首大學藝術設計專業,從事過教育培訓工作、隨父親在株洲做過生意。2015年,她回到家鄉,結合家鄉地處于秦嶺山區的自然環境,決定開展石蛙養殖。2016年,趙星星在駐村工作隊、村兩委和父親趙顯武的大力支持下,投入資金300萬元租賃荒山30余畝,建蛙場、修路網、引水源,發展生態石蛙養殖,成立了東安縣興太石蛙養殖場。
在創業之初的幾年中,趙星星一直待在山溝里,從場地建設到種蛙培育,從飼料選配到市場開拓,先后經歷過技術的欠缺、銷路的堵塞、資金的圍堵,但性格堅韌的她都想方設法挺了過來,最終利用山區的氣候、溪水的自然條件,將石蛙養殖變成了當地的特色產業。
如今,趙星星的養殖基地幼蛙數量達到了20多萬尾、種蛙3000多對,每年可出售商品蛙5000余公斤,年產值達150余萬元。石蛙養殖不僅給趙星星帶來了可觀的收益,更惠及了周邊的父老鄉親。
責編:何璐
一審:何璐
二審:王坤
三審:張明
來源:東安縣融媒體中心
下載APP